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综合资讯

要让世界了解中国 义乌外籍医生阿马尔三种语言视频热助抗疫

2020-07-22 23:50:32杜羽丰 龚望平浙江日报海外版11291
内容摘要:阿马尔在医院与来自中东地区的病人亲切交流。 浙江日报海外版讯(浙江日报记者 杜羽丰 通讯员龚望平)“出门戴口罩,聚会要分餐。”7 月14日18 时许,义乌稠州医院国际门诊部外籍医生阿马尔穿着白大褂、戴着蓝色医用口罩,又在诊疗室加班录制15 秒的短视频。这是新冠肺炎疫蟹⑸后,阿...

阿马尔在医院与来自中东地区的病人亲切交流。
      浙江日报海外版讯(浙江日报记者 杜羽丰  通讯员龚望平)“出门戴口罩,聚会要分餐。”7 月14日18 时许,义乌稠州医院国际门诊部外籍医生阿马尔穿着白大褂、戴着蓝色医用口罩,又在诊疗室加班录制15 秒的短视频。
   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阿马尔的一个生活常态。春节至今,他坚守在医院上班,没有请过一天假。每天在诊疗室或者手机上随时回复外籍人士有关疫情的各种咨询。

阿马尔在医院工作。
     “外国朋友出门在外,语言不通,a多或少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,需要给他们信心,包括一些防疫常识。”阿马尔说。阿马尔用中文、英文、阿拉伯文3 种语言,坚持在微信朋友圈编发各类疫情防控的信息。他拍摄的许多疫情防控短视频,刚推送就被转发刷屏。一时之间,阿马尔成了“网红”,虽然身居义乌这座小城,却联a着无数在中国、关注中国的外国人。
    阿马尔的手机俨然成为一个移动的咨询平台,几乎24 小时在线服务。经常是刚接完诊,又有人打进视频电话咨询。甚至凌晨,都会接到咨询电话,他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。
    “阿马尔帮助别人,我们全家都非常支持;。”阿马尔的太太妮丝琳原来也是一名医生,为了照顾孩子当了全职太太。阿马尔的善良,妮丝琳看在眼里、疼在心里,她关注并转发丈夫朋友圈里的每一条疫情信息。“很多在中国的外籍朋友会看到的。”在妮丝琳看来,这不仅是在帮丈夫,更是在帮助更多的朋友。
    1978年出生的阿马尔,已经在中国待了20 多年。他见证了中国战胜非典,也感受到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显著进步。2003 年非典发生时,他正在天津医科大学读书。2017 年,他从浙江大学拿到医学博士后,被义乌稠州医院聘为脑科专家。阿马尔看到在义乌的外籍人士普遍因语言、文化差异存在看病难的问题,就提出建立国际门诊部,成立3 年来,已为无数中外患者接诊。

阿马尔在录制晚上播出的抗击疫情视频。
    “中国政府全心全意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,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安心。”阿马尔告诉记者,从严防死守到精密智控,从复工复产到精准服务,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号令举措,令在义乌的外籍人士感触很深。“民族凝聚力强,抗击疫情上下一心。政府指挥有力,一声令下全国行动。现在的中国真的很厉害!”
     “我的影响力虽然微小,但是必须把中国的正能量传播出去。”阿马尔边学边用,制作防疫宣传短视频,在推特、Facebook 等社交平台开设账号,发布中国抗疫最新情况,以及各种抗击疫情的感人场景和事件。此举受到世界各地的网友热赞,他们称这些传播正能量的视频为“阿马尔声音”。(原载美国侨报)

   相关评论
俄中传媒资讯网联系QQ:1076840696  微信feiyankeji0323  京ICP备10004829号-1